恒力集团始建于1994年,立足主业,坚守实业,是以炼油、石化、聚酯新材料和纺织全产业链发展的国际型企业。集团现拥有全球产能最大的PTA工厂之一、全球最大的功能性纤维生产基地和织造企业之一,员工达21万,建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企业竞争力和产品品牌价值均列国际行业前列。
恒力集团坚持全产业链发展,打造“原油—芳烃、乙烯—精对苯二甲酸(PTA)、乙二醇—聚酯(PET)—民用丝及工业丝、工程塑料、可降解新材料、薄膜—纺织”的完整产业链。2024年,集团总营收8715亿元,现位列世界500强第81位、中国企业500强第25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3位、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第5位,获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全国就业先进企业”等殊荣。
1994年,恒力集团创始人陈建华通过收购镇办企业吴江化纤织造厂开启实业平台的创业之路。通过大规模设备更新、分厂扩建及人才引进,至1999年企业喷水织机数量已从88台跃升至6000台,实现产能跨越式发展。2000年前后,恒力在商务部批准下以中外合资形式进军化纤领域,斥资引进德国、奥地利、日本、韩国等国际先进设备,组建逾百名技术专家团队,成功打造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化纤纺丝与工业丝生产基地,标志着企业正式成为全球高端化纤行业的引领者。
在巩固化纤产业优势基础上,恒力于2010-2015年战略性布局PTA领域。通过持续技术创新与产能扩张,现已建成七条现代化PTA生产线,形成年产能1700万吨的全球最大规模生产体系,以最优品质和最低成本构建起国际市场竞争优势。为突破上游原料制约,2014-2019年启动炼化一体化战略布局。针对PX长期受制于国外垄断的产业困局,恒力积极响应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其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于2014年获批列入国务院重点工程,成为我国首个向民营企业开放的千万吨级炼化项目。
2024-2025年度,恒力在品牌推广领域持续发力,通过多维度的战略布局与创新实践,显著提升了品牌全球影响力。在品牌荣誉建设方面,公司凭借卓越的产品品质与技术实力,成功入选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录,同时旗下“恒力HENGLI”“亮丝隆”“超力特”三大品牌蝉联“江苏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国际知名品牌”,“恒力HENGLI”商标获评江苏省高知名商标,进一步夯实了品牌高端化、国际化的市场定位。此外,恒力还先后被评为“中国化纤行业环境友好企业”“全国纺织工业先进集体”“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多项产品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全国用户满意产品”等称号。
通过持续完善“从原油炼化到纺织成品”的全产业链布局,恒力集团以自主创新突破行业壁垒,在全球化纤维工业版图中树立起中国制造的标杆典范。
(一)“绿色情怀”,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1.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作为江苏省民营企业代表,近年来,恒力集团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特别是在新质生产力——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方面,已形成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和支撑力。集团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南通、营口等地重点布局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了高端功能性聚酯薄膜项目、锂电隔膜项目、PBAT/PBS类生物可降解材料项目,实现了从传统聚酯材料向新型绿色聚酯材料的转化,为石油化工开辟“从一滴油到新材料”的新产业链做出示范。
2.“绿色低碳”的生动实践
在“双碳”政策的引领下,恒力集团积极落实“全产业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理念,恒力(大连长兴岛)产业园通过选用国际一流的设备和工艺,实现本质节能,同时,上下游流程实现生产全过程节能。目前,园区三家企业全部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连续多年被联合评审为“重点用能行业能效领跑者”企业,并被评为“2023年重点用水企业水效领跑者”。通过技术攻关,产业园创新成果获得“中法团队合作创新奖·气候特别奖”、国际水协“改变行业的技术革新奖”等多个奖项。集团积极响应国家限塑号召,探索低碳发展新途径,自主研发“PBS类生物可降解聚酯新材料”,向可降解聚酯新材料领域进军。
目前,屋顶光伏发电项目也是恒力集团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举措,恒力集团旗下各产业园整体规划超230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产能,已建成装机容量超60%,实现绿色低碳与经济效益两翼齐飞的绿色增长。
(二)“家国情怀”,紧紧围绕国家与产业所需发展
1.积极响应东北振兴的战略号召2010年,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东北振兴的战略号召,恒力集团入驻国家七大石化产业基地的大连长兴岛,聚焦国家和行业所需,一次性规划石化、炼化、化工三大板块,现已全部建成投产。产业园80%装置做到了全球规模最大、效率最优,大幅降低我国对乙二醇、聚烯烃等高端化工原料的进口依赖度。
2.积极响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恒力集团积极响应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于2020年3月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立恒力(长三角)产业园。作为江苏省重点项目,恒力将在新材料产业领域开发一批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专利技术与功能性产品,切实发挥龙头企业的牵引带动作用,努力破除国内高端功能性聚酯薄膜产业瓶颈,吸引上下游关联项目落户汾湖先行启动区,为苏州新材料产业做大做强,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3.响应国家号召,盘活闲置十年之久的存量资产。2022年7月,为积极响应国务院关于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决策部署,恒力集团迎难而上,跨行业挺进船舶制造业,专门成立恒力重工集团,竞拍收购闲置十年之久的原SIX(大连)资产,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船舶建造基地,重点发展船舶建造海洋工程、发动机、精密铸造等板块。2023年初,恒力重工产业园全面运营,2024年4月,首制船提前交船,9月,自主生产的第一台发动机成功交付,成为民营企业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生动实践,打造出了新时代东北振兴新的经济增长点。
目前,恒力重工新造船订单已排至2029年,全面建成后,预计年钢材加工量230万吨、年生产发动机180台。
恒力集团自创立以来,始终秉持“要做就做最好”的企业信条,以“建世界一流企业,创国际知名品牌”为目标,构建起“从一滴油到一匹布”的全产业链布局,形成以“恒力”为核心主品牌,多领域协同发展的品牌矩阵。
创新驱动是恒力品牌跃升的核心密码。2025年4月,恒力集团专利授权总数突破2000件大关,标志着其在纺织、化纤、新材料、石化、炼化、化工、高端装备制造等关键领域的创新能力迈上新的台阶。依托“全产业链+自主研发”双轮驱动模式,恒力持续开展技术攻关与智能化改造,培育出了一系列引领行业的标杆品牌。在市场拓展层面,恒力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深化与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的合作,越南市场发货量持续增长;同时,通过参加上海INTERTEXTILE、广交会、土耳其、开罗、法兰克福、韩国、印尼等国际纺织展,吸引全球客商签单,进一步提升了恒力品牌的国际知名度与市场占有率。
截至2025年,恒力集团已连续八年入围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当前,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恒力集团将以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为引擎,持续为品牌注入发展动能。